当前位置:首页 > 客家文艺 > 客家戏剧

源远流长的赣南客家采茶戏

2018-05-21 来源:Admin      [ ]     [打印] 浏览次数 : 1581


    在赣南客家摇篮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赣南采茶戏,是客家先贤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山茶花,是中国著名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早期,客家先民南迁落户赣南山区,靠勤劳的双手垦荒种茶,以茶谋生,使赣南名茶盛行,贡茶众多。客家先民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常以唱山歌抒情。山歌中有"十二月采茶歌"颇具影响,流传广泛。据明万历年间石城崖岭熊氏六修宗谱载:"......每日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随着茶歌的传唱,在安远九龙山茶区落户的客家人,加上采茶、摘茶的动作,借以当时盛行茶区的马灯、龙灯和狮舞形式,发展成了载歌载舞的茶篮灯。茶篮灯的出现很快被客家人所接受,逢年过节或茶山开市均以茶篮灯助兴而备受欢迎。随后,在茶篮灯的基础上,客家艺人根据上山、进坑、过桥的动作,结合茶山劳动的情节,配以锄头、茶篮、手巾为道具,把原来12个茶女、2个男队首的"十二月采茶歌"缩减为二女一男,女的为大姐、二姐,男的叫茶童,并由原来的一唱众和改为载歌载舞,姐妹对唱,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的小戏《姐妹摘茶》。与此同时,根据客家儿童生活情趣为内容的编有一个以大姐、二姐、三郎子戏耍板凳的小剧叫《板凳龙》,就此,"两旦一丑"的三角戏在明朝末年从茶篮灯的母胎中脱颖而出。20世纪中期统称为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自明末在安远九龙山茶区形成后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她经历了采茶歌、茶灯舞、三脚戏三个发展阶段;从茶山到农村,由农村进城镇三个衍变时期;从灯戏到茶戏,再到传统戏与现代戏兼存三个发展过程;同时出现有"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的乾隆年间,有"满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的嘉庆年间,有"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的光绪年间三个鼎盛时期。建国后出现有"枯木逢春"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目肖妹子》、《补皮鞋》、《钓虫另》、《老少配》(俗称四小金刚)参加省和中南区戏典会演,一举成功,同时移植上演大量现代戏,为剧种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柳暗花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根据传统剧目《九龙山摘茶》改编的《茶童哥》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影片,更名为《茶童戏主》在全国放映;《试妻》参加全国艺术节演出备受关注,还有《莲妹子》、《送子当红军》、《金嫂》等大批现代戏活跃在舞台而深受欢迎。出现有"繁花似锦"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作演出的《山歌情》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大奖。近期演出的《围屋女人》以主题鲜明、矛盾尖锐、客家风情浓郁、创作手法新颖而名震戏坛。

  数百年来,赣南采茶戏始终伴随着客家人劳动生息、繁衍发展,是客家人的兴旺带来了采茶戏的繁荣,同时客家人的迁徙又带来了采茶戏的流传,其流传路线大致有四:(一)向东北,逆贡江,经"闽粤通衢"向闽西的宁化、建宁、邵武、光泽,进而传至赣东、赣中各县;(二)向东南,"经漳州一带,传至台湾,成为歌仔戏形成的基本因素"(见《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综述);(三)向西南,沿章江,越"南粤雄关",经粤东、粤北的和平、五华和南雄、始兴、曲江、仁化、英德等地,而后进入桂南的玉林、钦州、南宁一带;(四)向西北,顺赣江而下,经万安、遂川沿罗霄山脉向赣湘交界处流动,直至川贵。上述地区至今皆可找到赣南采茶戏的"遗言"、"踪迹"。


上一篇文章:梅县长线木偶重现生机 下一篇文章:《月照围楼》第四届客家文化节公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