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旅游线路

梅江西阳镇: 聚焦“美兴富” 美丽城乡入画来

2018-05-21 来源:Admin      [ ]     [打印] 浏览次数 : 3039


    每到周末,往来梅江区西阳镇与城区的车辆络绎不绝,这是西阳镇乡村旅游受热捧的一个写照。西阳镇太平村鸣绣谷农家乐的经营者吴明告诉记者,随着乡村环境的“颜值”越来越高,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这段时间,吴明打算将自己的农家乐也“转型升级”,打造休闲养生谷景区。

    近年来,西阳镇美丽乡村建设打出“组合拳”,随着污水治理、垃圾回收,村道硬底化等一系列工作的推进,村落景区宜居宜游,乡村公路纵横阡陌,文化俱乐部里欢歌笑语……西阳镇的乡村越来越干净,环境越来越美,也越来越让城里人向往。

    从“生产发展”到“产业扶贫”,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西阳镇以美为韵,以文为魂,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传承农村乡风文明,培育发展农村新业态。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通讯员 曾仕谦 钟兴明  钟伟才 魏胜洪

    乡村更美

    打造生态宜居之地

    晚饭过后,直坑村民陈先生带着自己的孙女在白宫河堤上散步。桥边绿树红花,桥下流水潺潺,硬底化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以前,白宫河两岸不仅没有公园,而且两边全是杂草与泥土,我们想散步都没地方。”陈先生说,白宫河整治之后,不仅把“臭水沟”变成了水景观,还在沿线建起了多个公园,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三年前,正是因为相关部门落实治理河流工作的决心,才有今天西阳镇绿水亭台、鸟语花香的环境。

    作为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2013—2015年)实施项目的所在地,西阳镇一开始便为白宫河(白宫段)的治理积极筹措资金,并改善辖区城乡环境。当时,为了说服村民支持河流治理工程,镇、村委一班人将江浙地区的成功经验挨家挨户地讲给村民们听。

    “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将自家的土地拿出来。”西阳镇直坑村支部书记李秋满说:“全村1200多人上百户人家,我们便挨个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干部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直坑村成为西阳镇首个村民愿意让出土地进行河流治理并建设公园的村子。

    随着河流两岸的景色一天天变美,其他村的村民对于建设河滩公园的态度也开始改变。“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如今主动建设,村民的态度变化与直坑村河流治理工程的成功分不开。”西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还要有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宜居环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的表述中,首次出现了“生态宜居”这个词语,给予乡村环境提升非常高的重视。

    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梅江区在前期治理的基础上,对直坑村进行整体的绿化美化亮化提升,计划打造一条休闲道路、配套一个百姓舞台、建设一个亲水公园、规划一个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一批“六乱”现象,提升村庄的整体“颜值”。

    而村民尝到了人居环境治理的甜果之后,也更加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今年上半年,直坑村不仅实现了全村上门回收垃圾,而且通过村党支部书记下沉到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之后,群众理解并主动让出土地支持建设,顺利推进村居“穿衣戴帽”工程和新建村道铺设石砖等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村容村貌大有改观。

    同时,直坑村还打通了村与村相连的断头路,“如今小汽车基本上能在村里穿行了。”西阳镇直坑村干部告诉记者。

    只有看得见山水,才能留得住乡愁。“农村变美了,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回到家乡生活、休假。”中共梅州市梅江区委常委姚文东说,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效益,是对以往乡村发展理念的改进,既延长了旅游产业链,也留住了众多游子对家乡的爱。

    文风更兴

    唤醒本土文化资源

    “我们这儿的常住人口远远超过了户籍人口,这在农村可不多见。”龙岗村支部书记李启胜告诉记者,尤其是这几年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不仅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吸引了不少外村人入住。

    龙岗村是一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村落。这里不仅有近百座客家历史民居,同时还是古梅州(梅埔丰)三县重要古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村中的毓真公祠就是一座将近400年历史老祖屋,原用于节庆聚会、婚宴活动、乡亲议事等,由于村民们先后迁出,年久失修,祖屋内有些地方已经破旧不堪。

    作为全市首批农村文化俱乐部的示范点之一,龙岗村动员乡贤出资,在祠堂原有基础上对其加以进行修葺,率先建设全市第一个农村俱乐部。

    2013年,政府提出将毓真公祠打造为农村文化俱乐部的想法之时,便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祖屋内的村民们不仅免费借出自己的房间,而且还动员乡贤出钱出力。”李启胜介绍,近年来,龙岗村共发动乡贤捐款300多万元用于本村的公益事业。

    经过布置和打理的毓真公祠,摇身一变成为群众文化“众乐堂”。公祠的每个房间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设置有山歌室、宗祠文化展览室、图书室、农耕陈列室等,展示乡贤榜、村史村情、堂号由来等文化,为村民的生活添姿加彩。

    “我经常带着孙子到图书馆看书,增长文化知识不一定要到城里,村里的书籍也非常得多。”村民李李秉才告诉记者,村里的文化活动非常多,跳舞、唱歌、画画、下棋,俱乐部里经常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去年,在梅州市授予的18个“示范文化祠堂”名单里,毓真公祠名列其中。乡村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愁”基因的重要载体。而“示范文化祠堂”的推广,不仅保护了老旧的古建筑,也将宗族文化、客家文化和宣传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龙岗村只是西阳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本。作为著名的侨镇,西阳镇人杰地灵,黄任寰、黄访箕、林风眠、丘正欧等一代名人将士都出自这里,名人故居成为西阳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中西风格的古建筑非常多,我们计划提升乡村的环境景观,让这里变成市民婚庆或假期拍摄的胜地。”梅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梅江区还将在修葺、保护林风眠故居的基础上,打造风眠文化艺术小镇,以风眠产业为主题,整体谋划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建设特色小镇,同时提升一代巨匠、一代大师林风眠的影响力,为梅州创建广东文化高地添砖加瓦。

    农民更富

    农旅结合培育新业态

    西阳镇太平村的鸣绣谷农庄内,一条3公里的环山绿道路正在筹备建设中。鸣绣谷的老板吴明告诉记者,之前原本只是打算在这里养些鸡鸭,但看到来往的游客逐年增多,便有了做农家乐的打算,在种植果实蔬菜、养殖淡水鱼和家禽的基础上做起了餐厅生意,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鸣绣谷也成为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家庭农庄。

    如今,在吴明的农庄里,满山花果飘香,鸡鸭成群结队,游客在这里可以垂钓、摘果,还可以品尝新鲜食物,好不自在。“我们粗略算了算,餐饮、农产品种植以及鸡鸭鹅养殖等带来的总收入,今年大概有100多万元。”吴明说。

    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后,吴明还计划筹资300万元建设木屋民俗,对农场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打造休闲养生谷。

    一业兴,百业旺。乡村变美,不仅使当地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而且还吸引了不少企业的注意。梅州自家人电商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我们选择西阳镇太平村作为种植示范点,看中的是这里的土地资源、区位优势。”羲海德润集团总经理方月英解释,这里距离城区不远,而且交通非常方便,当地也有果蔬的种植基础。公司采取订单方式,将各种蔬菜生产的具体技术规范告知农户,将上一年度年均市场价作为保护价与农户签约,回收农户种植的蔬菜。

    今年5月,太平村的村民谢增良将外地工作的亲戚叫了回来,并向村民集约了十几亩地,按照梅州自家人电商公司制定的标准种植蔬菜。“半年多来,我们家的收入从一个月3000元增加到上万元。”谢增良告诉记者,明年他还打算再租一些土地,扩大种植面积,按照这样的收入标准,“不用几年就能盖上新房子了。”

    同时,梅州自家人农电商公司还推出了简易的手机网上商城,启用联合采购的商业模式,在源头上为餐饮业缩减采购时间,也为农户增加了销售渠道。“今年,经过考评,我们公司成为梅州市2017年农村电商示范企业,我们接下来也将进一步加深与西阳镇的合作,提高蔬菜质量,将市场扩展到全国各地。”方月英说。

    为了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西阳镇还与贫困户签订保底股份合作协议,筹集村级扶贫资金300万元参与公司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股本增收。

    同时,企业也为有土地的贫困户提供统一的优质蔬菜种苗,统一技术指导,带动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对于没有土地但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我们会送进公司就业并进行技能提升,确保工资收入在职工平均线以上;而对有意愿到公司见习实习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我们也会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西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如此一来,西阳镇以土地为“媒”,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让大量民间资本在乡村大地找到“婆家”,农村原本闲置的土地也“变废为宝”,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对话

    中共梅州市梅江区委常委姚文东:

    推进城乡共建 盘活潜在资源

    城镇建设,要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深入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各环节。那么,对于毗邻城市的乡村,要如何定位?南方日报为此采访了中共梅州市梅江区委常委姚文东。

    南方日报:作为梅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快推进美丽城乡建设对于梅江区而言有哪些重要意义和要求?

    姚文东:梅江区基础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越。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是挖掘潜在资源,盘活城乡经济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解决城乡人居环境问题、深化城乡综合治理、构建美丽城乡体系都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推进美丽城乡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城里人去哪里休闲、消费的问题,吸引更多的市民到乡村去游玩,同时进一步带动乡村的发展,鼓励企业到村里集约土地,从而增加土地收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而且也可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的素质,破除“等、要、靠”的思想,激励贫困户脱贫致富。

    南方日报:今年,梅江区在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姚文东:今年来,梅江区印发了《2017年梅江区全域推进美丽城乡建设以奖代补实施方案》《2017年梅江区卫生村(社区)测评奖励办法》和《2017年梅江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测评奖励办法》等,从财政方面对美丽城乡建设工作给予支持。

    具体到各个点的工作落实方面,梅江区专门成立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派出督查人员,每隔十天对各个镇村进行督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同时,我们也参考、采纳专业人士的意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乡村的基础与特色,来提升乡村景观,挖掘乡村文化,培育乡村业态。

    为建立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我们还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建设的方式,针对不同乡村的经济、文化基础,引进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来推动项目落地,让产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文章:约起!梅江区西阳板盖坑的樱花盛开啦! 下一篇文章:西阳林风眠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