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客家文艺 > 客家戏剧

五华提线木偶戏

2018-05-21 来源:Admin      [ ]     [打印] 浏览次数 : 1585


    "生旦文武共一箱,穿州过海走城乡。悲欢喜怒皆成戏,唱做翻爬自有腔。忠奸今古分声色,是非美丑善铺张。手口随心提拉扯,痛快淋漓演一场。"这首诗可以说是五华提线木偶戏艺术形态和表演特色的生动写照。

  五华提线木偶戏又被称为"傀儡戏"或"悬丝戏",是较为独特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演出剧目有传本戏、杂耍戏。木偶是死的,可是它被演员的手指拨弄系在木偶身上的线而表演时,便会"活"起来,达到变"无生命以生命化,无情物以有情物"的效果。演出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对白用客家方言。演奏乐器有头弦、二胡、胡弦、洋琴等10多种。开场、落幕、喜庆、舞蹈均用锣鼓乐。剧团设有木偶制作作坊。制作程序分头像、身躯、手、脚制作和木偶提线安装。头像制作只分生、旦、丑、公、婆、净等几个脸谱。其头部、身躯、手脚安装有15个关节,一般有14到20多根操作线。其造型精巧,形体高大,高度约为90厘米,木偶脸谱与剧本人物性格比较吻合,木偶塑造生动逼真,其提线技巧灵活。提线操纵除了发挥头、腰、手、腿等部分的灵活性外,还注意运用手腕及手掌的关节去操纵各种复杂的动作,甚至两人同时操纵一个木偶的高难度动作,同样操纵自如。其表演奇特传神,达到了"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艺术效果。上天、入地、下海、降龙、伏虎、斗妖驱魔、奇术变幻等表演,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握笔、拔剑、跑马、射箭、梳头、斟酒、纺纱、甩发、驾车、吹笛、拉弦、摇扇、吸烟吐烟、踢球等表演充满灵动奇特之感。杂耍表演更是生动逼真,如《智取大名府》中一个木偶耍着上下翻飞的葫芦,一个木偶捏着两条大蛇的尾巴从竹竿上滑下来,而大蛇又从地面滑上竹竿顶上,十分精彩。近年来,现任五华县木偶剧团团长李新贤创新表演的人偶同演"木偶书法"被誉为一绝(见图)。正因为这些特技和绝技,五华提线木偶戏艺术魅力无穷,历久弥新,体现了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五华提线木偶戏是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的,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其传承主要是通过师徒教传和培训班性质的社会传承以及家族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至今最长时间的已经历十代传承。它轻装简载,队伍小,演技精湛,演出戏金优惠,在街头巷角、山坡田埂、门坪、广场均可演出,因此,乡村圩镇每逢传统节日、民间喜庆、神诞、庙会必请木偶戏班登堂演出,从而使木偶戏班与日俱增。明清时期,已达兴盛,至20世纪初,五华全县拥有20多个木偶戏班,足迹遍及五华各镇各村和揭阳、陆丰、丰顺、海丰、紫金、潮州、汕头、东江等相邻地区。民国19年(1930)后,五华提线木偶戏班更远涉重洋,到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海外客家人聚居地演出,深受华侨客家乡亲赞誉。其演出之活跃,技艺之高超,饮誉海内外,五华因此素有"木偶之乡"之美称。

  新中国成立后,经广东省文教厅批准并拨给专款,五华县木偶剧团于1951年12月成立,并得到传承和发展。文革期间,剧团受到冲击一度被迫解散。1971年,叶剑英元帅回乡视察,询问得知五华提线木偶戏境况,在他的关怀下,于1972年1月复办。改革开放后,五华提线木偶戏沐浴党和国家的强国富民政策如鱼得水,1995年、1999年、2004年连续三届参加梅州市艺术节获"优秀表演奖"。2006年3月,其木偶书法《艺无止境》参加首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是当时唯一参加大赛的县级参赛单位,并喜获"优秀表演奖",还先后赴泰国、印尼、法国和省内外交流表演,令人刮目相看!其优秀节目被中央电视台、法中友协、广东卫视和香港有关媒体等摄制成电视连续剧、木偶艺术片、电影舞台艺术片、电影纪录片等,在海内外播出,赞声不绝。

  五华县是贫困县,尽管财政困难,但县里每年拨出经费悉心保护这一"濒危"民间传统艺术项目。五华县木偶剧团注重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新学员,以老带新,确保后继有人。2006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五华提线木偶戏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8月,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广东省9个稀有剧种之一;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上一篇文章:客家山歌剧《桃花雨》 下一篇文章:客家采茶戏中的“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