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客家山歌节山歌表演
客家山歌成客都"名片"
天籁之音传四海,山歌作伴游客都。在梅州市庆祝地改市20周年暨第三届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活动即将举行之际,八方宾朋,咸集此地,以山歌表心音,讴歌梅州二十年峥嵘岁月、各行业风雨征程;以山歌作伴,游览世界客都亮丽风景,领略客家文化瑰丽之姿......客家山歌,这份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年来在我市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扬光大,已成为客都梅州实至名归的一张"文化名片",深受海内外乡贤和游客的喜爱。
"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头浮起来。"客家人能歌,在梅州青青的山梁上,潺潺的溪水边,广阔的田野里,美丽的江堤畔,你经常可听到如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客家人爱歌,皆因山歌可以解乏、抒情、言志。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吟唱,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在梅州,至今还广泛流传着歌仙刘三妹智慧斗歌的故事。生于嘉应州的近代著名维新变法先驱、外交家、诗界革命领袖黄遵宪是客家山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常常"引歌入诗"。
据专家学者考证,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风格,又受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脱胎于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这个母体,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是客家人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民间文艺奇葩。客家山歌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紫金、博罗、惠州、赣州、汀州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
保护传承山歌不遗余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地改市二十年来,客家山歌在梅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传播和发展。人们记忆犹新的是,1990年规模宏大的梅州山歌节的精彩场面,当时,我市选出了四位山歌大师:周天和、陈贤英、余耀南、汤明哲,一时传为佳话。至今一些山歌大师不顾年事已高,仍活跃在文艺舞台上,为推动山歌艺术的发展呕心沥血。其中,山歌大师汤明哲还被国家文化部等单位授予"突出贡献奖"。二十年来,梅州文艺工作者在山歌的基础上又创造和完善了一个新剧种--山歌剧,并创作出一批优秀剧目,如《挽水西流》、《彩虹》、《几度明月》、《相思豆》、《飘流的新娘花》、《山稔果》、《啼笑冤家》、《等郎妹》、《山魂》等,其中《等郎妹》和《山魂》还分别晋京和到外省演出,并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奖,《啼笑冤家》被拍成客家话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市的山歌爱好者又成立了山歌协会,他们搜集民间山歌资料,研究传统山歌的修辞手法、用韵、衬字等,并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为了让山歌代代传承,近年来,我市大中专院校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了"山歌选修班",梅县松口镇也于2000年成立了山歌协会,定期举行山歌活动或擂台赛,并到镇里的中小学举行山歌座谈会,传授山歌知识,从而使客家山歌后继有人。此外,梅县从1983年起每年中秋节都举办山歌节,至今已有20多届了,1996年梅县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山歌之乡"。
20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山歌的传承与保护。其中客家山歌已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出版整理了一大批具有保存价值的客家山歌图书音像资料,并积极支持客家山歌民间传承人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5月5日,对于山歌大师余耀南来说是值得高兴的日子。他在4月23日写给市委书记刘日知关于请求支持录制山歌唱腔打竹板技巧和出版获奖作品以及举办培训班经费的书信得到了回复。受市委书记刘日知的委托,市信访局有关负责人在县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余耀南家中,把刘日知书记资助的一万元钱和县委、县政府资助的两万元创作经费送到余耀南手中。余耀南是梅州市山歌大师,今年2月,他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梅州客家山歌传承人"。市委书记刘日知在回复中表示,余耀南几十年对客家民间文艺苦心求索,呕心沥血,不能不令人感叹、敬佩、折服,他衷心希望山歌大师余耀南,在继承和弘扬光大客家民间文化艺术方面,不断取得更多的成就。
地改市以来,我市还不断完善市、县两级山歌等专业艺术团体,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山歌艺术骨干,并于2006年举办了"千人山歌大对唱",荣获"规模最大的山歌对唱活动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高度重视打造客家山歌节庆品牌,两年举办一届声势浩大的梅州客家山歌节,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获得了空前成功;从2006年开始,市政府还每年拨出30万元专款,扶持在梅州市艺术学校开设山歌幼苗班。这些保护和传承山歌的举措,让流传千载的客家山歌在梅州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20年来,梅州客家山歌唱到了广州、深圳等国内的大城市,唱到了香港、台湾、澳门甚至漂洋过海,唱到了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美国、毛里求斯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风靡一时。特别是一些久居异域的海外侨胞,他们动情地说:"山歌给我们这些海外游子带来了久违而亲切的乡音、乡情,有效地连结和凝聚了侨心。"
让山歌唱出时代魅力
如何让传统客家山歌走出困境,通过改革创新唱出时代魅力?记者从文化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对客家山歌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其一是"保留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即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首先要搜集、整理原汁原味的山歌,如梅州丰富的山歌作品与唱腔种类,让其保存传统精华、存留历史记忆;其二是"创新原生态,吸引下一代",即与时俱进,吸纳原生态山歌基本元素、结合现代人审美情趣进行创新,使之能吸引广大青年一代。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宣传文化部门采取"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借鉴国内一些地区打造"艺术精品"的经验,如云南的《云南映象》、广西的《印象·刘三姐》、河南的《风中少林》等,致力于打造一台融客家人文民俗艺术风情为一体的客家原生态山歌大戏,使之能老少咸宜并走向海内外。
据有关部门介绍,当前,我市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山歌进行系统性整理,并加以扶持、发扬及进行传统山歌词曲的改革,特别是在如下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一是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传统的原腔山歌中有很多是非常优美动听的,我市文艺工作者在保留吸收原腔山歌的风貌、韵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作曲技法,创作出一些具有时代气息、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的音乐来。二是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新客家方言通俗歌曲。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通俗歌曲,逐步在客家地区流行,让青年人了解客家文化,从而喜欢客家歌曲。三是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艺术歌曲。不但创作手法多样新颖,而且尝试用普通话的演唱方式,让全国听众了解、熟悉客家音乐。四是利用客家山歌曲调的素材,创作合唱曲、器乐曲。保留原腔的优美特点,把客家山歌发展成合唱曲,通过合唱曲的演唱,传播客家文化。目前,我市相关部门正与深圳音乐界联手打造客家交响山歌。
人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客家山歌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仅屹立于中国民歌之林,它的保护传承与改革创新,备受国内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人们清楚地记得,2003年7月,阎肃、徐沛东、陈小奇、李昕、王佑贵等20多名著名词曲作家组成的采风团专程来梅,对客家山歌进行了认真的考察。经过实地考察,著名词作家阎肃认为,客家山歌极具艺术开发的潜力和价值。他说:"客家山歌有即兴演唱和含蓄的意境,多达100多种的曲调很能触动音乐家们的灵感!"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说:"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与时俱进,要在原来山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今天的眼光和时代的特征来审视山歌,把客家风情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中去。"
不少国内音乐界专家认为,当前要振兴和繁荣客家山歌文化,应当走双管齐下的路子:既要整理和保存原腔原版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合在一起,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从而带动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踏歌而来找寻心灵家园
山歌曲曲唱亲人。市委书记刘日知在2004年2月举办的"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期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谈到,梅州自古就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在梅州,99%以上的居民都是客家人,而客家人自古就有唱山歌的传统,山歌成为从这里走出去的华人华侨怀念家乡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从梅州走出去的第一代华人华侨自然熟悉山歌,而第二代、第三代华人华侨也是听着老人讲客家话、唱客家山歌长大的。听山歌能让他们焕发对家乡的感情,找到归属感。时隔四年之后,第三届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将再次拉开帷幕时,那美丽动听的乡音必将唤起更多客家乡亲在心灵上的归属感。
放眼未来,客家山歌作为世界客都的一张文化名片,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才能让其焕发出生机活力,吸引全世界更多的客家人踏着山歌美丽的节拍,来到"世界客都"找寻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李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