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婚姻礼俗,是循依我国周秦汉唐以来婚礼传统"五礼"嘉礼施行的。其嘉礼中所称之礼,凭《礼记•昏义》载志,是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五个环节,中间如还加上迎娶即迎亲,便为六项,即"六礼"。其中:
纳采,是指男家请谋人去女家"敲鼓边"谈论相婚之事;去时会携一只雁前往,即《礼仪•士昏礼》中之:"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礼俗,其用雁所因,皆因雁能天南地北顺乎阴阳往来;一旦失去了配偶,又能终生不再成双。故此可为婚者预兆阴阳和合,导人忠贞;
问名,是指问明女子出生年月日,俾便占男方生辰八字阴阳是否能够相合成婚;
纳吉,是指生辰八字男女双方相合,婚事议定,可以送定金,即进入了今人近似订婚阶段;
纳征,是谓纳币,亦即送聘礼;
请期,是《礼仪•士昏礼》有载的:"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即择定迎娶新娘吉日告知女家。
迎亲,便为男家新郎或架喜车,或骑马,或坐船,及或是乘坐花轿,到女家去迎娶新娘归家了。
这一种婚姻过程,《礼仪•坊记》载:"男女无媒不交"。都是由媒即"媒妁之言"起说合关键作用。而媒的作用效应:《说文》释"媒":"谋合二姓者也"。而"妁",《说文》又说:"酌也,斟酌二姓者也。"即为两个不同宗姓男女说合,中间也包括双方人品推介与聘金、嫁娶之类的说项,等等。而那时间的媒,循"明媒正娶",社会舆论均给予合法的肯定;而作为结婚双方,亦同样充分信任,特别是女方,其信任程度已莫过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到狐狸满山走",也都毫无怨言程度。这,也便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时的男女婚姻一种写照。
其间所行婚姻,凡属是同一个宗姓的人,不论是男或女,概不能通婚,即中间都秉承着《礼记•昏义》云的:"取妻不娶同姓。以厚别也"的教导行事。于中原华夏、汉民族的婚姻中:"殷以上婚不隔同姓,周制则不娶宗族"(唐•杜佑《通典》)。也早在周代,即行了此俗。
对婚姻中有行的婚姻礼俗,中凭笔者12岁时胞姐出嫁时亲历和经历记述如下:新娘嫁前居房都得彻夜燃点油灯三晚,即称"点长明灯",租来待坐花轿,同样也得点灯,称"亮轿";新娘这时需向家堂、灶司、祖先、双亲等逐一行"辞家礼";待将上轿出嫁时,又得向父母、哥嫂、姐妹行"哭嫁礼",哭时并得互诉不忍离别之情,因而,往往都是非新娘一人在哭,而属姐妹、哥嫂、父母、亲友的,也参予哭泣。哭时,又尤有低声哭与放声嚎哭,蔚为痛绝;婚嫁时,且都选择黄昏时间进行;因婚姻是属一桩喜事,故婚期又得尚红色;即新娘所穿衣裳需红色,所用花轿、彩礼、请帖、及一切用具,也得挂红、贴红与缠红,就是抬轿的轿夫与送嫁的乐人,这时亦得穿上红色背褂和或腰絷红带;待出嫁时,且还鼓乐"八音"引路,媒人在前,新娘居后,再后,则为护送舅爷了,浩浩荡荡,很为热闹;待抵新郎家门时,又有谓栏门、饮交杯酒、揭盖头、拜堂、闹洞房等一系列繁杂的婚姻礼俗;三朝后,依旧还有"三朝回问"及"归宁"省父母等诸项礼俗。
其婚礼中的三晚"点长明灯"与"亮轿"习俗。《礼记•曾子问》引孔子语载有:"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此中所云的"不息烛","烛"即当时所燃的灯,原句便指燃点不息的"长明灯"。取何意义?孔子语又谓:"思相离也"。即直接和同时有行的"辞家礼","哭嫁礼"习俗相关连,也同是一种因婚嫁新娘不忍和家中亲人离别的感情。
当然,中间的哭嫁,又与婚嫁时选于黄昏举行缘起历史相关。因为黄昏相婚,《仪礼•士婚礼》都载有娶妻"期初昏"。《说文》释婚,也有:"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日婚。"即此黄昏婚俗,不能说是法定的婚俗,起码也是早有行了的一种礼俗。但何故婚姻偏要选于黄昏时分举行呢?
《说文》释"娶"时有"取妇也"说。其"娶"之所以改变作"取",即明谓古代婚姻曾出现过"取"这一种不文明的劫夺与或是抢掠婚俗形式。
我国古籍《易经》载有:"乘马斑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其中"匪寇婚媾"此句,梁启超先生曾提出:"夫寇与昏媾截然二事,何至相混?"质疑。而此质疑之点,梁先生最后又给自解说:"得毋古代昏媾所取之手段与寇无大异耶。故闻马蹄蹴踏,有女啜泣,谓是遇寇,细审乃知其为昏媾也"(梁启超《中国文化史》"婚姻"条)。
这种"遇寇"式的昏媾,它便是人类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群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男女婚姻之从对偶婚转入到一夫一妻制婚时,因男子相婚中的女子,已不再如群婚时那样来得容易,故便出现了抢夺女子的劫夺婚与或是抢掠这种形式,而这种婚姻形式于世界上,不管何地与是何民族,都曾经历过这种婚姻的形式。
由于这种婚姻是一种暴力抢夺形式进行,故婚姻便都不能在白天进行,得选在黄昏,这也便是"期初昏"行婚的婚俗兴行缘由源起。
再说,暴力抢夺形式的结婚,作为是女子,当不会自愿,加之暴力还会伤人,基此,又便有了"泣血涟如"这类哭嫁现象的出现了。
与此期间,还有拦门与闹洞房习俗。前者,是新郎迎娶新娘回家时,围观邻人拦堵新娘进门的习俗,经索得丰厚的吉利钱后,始准放新娘进屋。唐时此俗,称"障车",《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乙集五》亦载有:"唐人婚嫁,俟女至内,则拥门塞巷,至不得行。"显然,习俗都带有一定的暴力性质,故也该是渊源于上述暴力抢夺婚姻之一种遗俗;后者,又称"吵房","逗媳妇"。这时不管长辈、平辈与小字辈的人,都会在新郎、新娘洞房花烛夜时刻,齐齐进去戏谑新郎、新娘一番,有的还出各种难题,有的给撤抛糖果,让新婚夫妇疲惫不堪,无法入睡;其间就是入睡了,又还会在新婚夫妇入睡处,躲下窗下听"墙根",给予干扰。显然,这也该当同是缘自暴力抢夺婚而来的陋俗。
对于花轿之俗。人类婚姻既有迎亲(或称迎娶)习俗,作为婚嫁女子,当她已经花粉抹脸,胭脂唇,修眉,理鬓角,首戴凤冠,身穿红袍,红裙,红绣花鞋,首顶尤披着红盖头待嫁之时,总不能再让已经浓妆艳扮了的新娘徒步到新郎家去,得有个代步的工具互相配合。基于此,中原黄土高原,是有牛、马拉拽的车辆代步,沿海居民,是有船只代步,内陆的人,后来便发明了彩花轿子(即花轿)代步。
而这种彩花轿子,它由没有帘卷的显轿(或称凉轿)衍发而来;而此显轿,又从古代舆车拆去两边轮子,缚上两根扛抬圆木(或竹)改装所成。故西汉时它有称"舆轿",晋代时有叫"肩舆"(或"平肩舆"),唐代则有称"檐子",中间依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供唐太宗帝坐的《步辇图》,又称"步辇",等等。最早本都属于帝王、官吏、贵族出巡或登山狩猎时所用由人力扛抬交通工具。由此显轿再发展成四周镶嵌雕花木板,板门前方又垂挂绣额珠帘,变成为女子婚嫁时所乘坐的花轿(或称暖轿),有研究.北宋时即已有了,1969年河北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便曾出土一架高15.5,底坐宽10厘米由四人负扛北宋黑白釉瓷轿子模型。它带六角攒尖顶式盖顶,身饰宝相花与串珠,里且端坐着一位盛唐打扮美女(《中国文物报))2002、7、17日版);至明代,20世纪50年代末上海发掘的潘氏(即潘允证)明墓,还曾出土两架这种也由四人扛抬的暖轿(或称花轿)实物,兴行历史,可谓也甚久远。
对婚姻中崇尚红色。我国旧石器时的山顶洞人遗骸周围,即见有撤赤铁矿的粉末,此赤铁矿,俗称"赭石",属一种易碎且呈深红颜色的物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期古人,也有取此调为呈红颜色,用以描绘图画。而此作"赭"称的,《说文》是释作"赤土也"。即呼称为赤色;我国古代称的"九洲",即有以"赤县神州"相称;有称的孝子,亦称之作"赤子";除此,华夏族裔民的周人,依《礼记?檀弓上》载:"周人尚赤"。复又都是以崇红为俗,即称赤的民族。
基此,今客家人婚姻中崇红(即尚赤色)之缘由,无疑又都很为久远,个中道理,因红赤颜色均象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鲜血,故旧石器时的山顶洞人尸体上撤此赤铁矿粉末,都是为祈求红赤之色能给死去的人再送去鲜血,让他重活;新石器时的仰韶期古人以红赤颜色描图作画,为的又自当是渴望该红赤颜色能为他们生活带来吉祥;而今客家人也崇红与启用红,自当都是承袭上述思维而来,也都是"周人尚赤"遗俗的一种继承。
对新娘出嫁由舅爷护送习俗。还以余姐坐四人扛抬花轿出嫁时(笔者那时12岁,也坐上了二人扛抬藤织凉轿尾跟花轿送嫁)为例:笔者那时小小年纪坐于轿上,沿途都有不少看热闹人群睥睨给称:''舅爷好威风";待落轿进入宴席时,宴席主持甫见,忙给赶步上前,哈腰引领我到祖堂前沿首席、首位就坐。主持见我好生胆怯与生奇时,便忙再近身摸着我的脑瓜说道:"天上天公大,地下舅公大,今天这里,你是最大粒的人物,懂吗!"不懂,当时的确都是很难明懂。可是,后来长大且学了民族学以后,这才明白:当时的客家人都在沿袭男子于氏族社会从女子手中夺得了氏族领导权后,氏族中的一切都由男子说了算,氏族中所有财产,也由男子继承,因而女子婚嫁时也都得由男子、舅爷主管的这种古老遗俗。
对揭盖头、饮交杯酒与拜堂之俗。
揭盖头,盖头是指新娘婚嫁时盖在头上遮住脸孔的巾纱,揭,是指新娘抵达新郎家行婚礼时,由新郎用秤或扇把巾纱挑开。此俗,《独异志》载有缘起于伏羲女娲兄妹结婚时以草结的扇障面,后人相仿而起史实。杜佑《通典》也载有东汉魏晋以来,婚嫁以纱觳蒙女首拜舅姑成婚之俗。故此俗有行历史,渊源同样也很为久远。
饮交杯酒,这是用一瓠瓜剖成两瓢,新婚男女各执一瓢喝酒习俗。《礼记?昏仪》载有"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句。"卺",指瓢,"酳"指饮(有指以酒嗽口)。原句"合卺而酳",也便是合瓢而饮。亦即其饮交杯酒。古代是称"合卺酒",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录?娶妇》也载有:''用两盏以彩连结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毕将瓢掷地,以借卜其和谐吉兆。即该习俗也复是兴行久远。
拜堂。唐代封滨《封氏闻见录》载有近代婚嫁:"又有卜地、安帐、并拜堂之礼"。中依新婚男女先拜天地,后拜父母亲友,最后再为夫妻两相互拜表现:拜天地,诚然,仍是秉承前节有述之儒家礼天、礼地信仰观念行事;拜父母则是祖先崇拜观念思维一种反映;新婚夫妇互拜,自然便是为预祝结婚双方未来谐合,整个习俗,也是循依儒家思想行事,非客家人的独创。